一份契約的啟示



文/賴尚緯 圖斯特食研堂執行長
NLP訓練師

我們處於知識爆炸、紛紛擾擾的世界干擾心智,試著讓自己平靜下來,

看看心中那深刻的字句,或許才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契約吧。

最近很熱絡報導的某位網紅與前東家合約糾紛,一直讓我挺關注的,雖說我不算是他們的TA受眾,但時不時還是會看見他們的相關資訊,畢竟一方已是有百萬粉絲級別的人物,要不去認識都很困難。雙方隔空陳述的內容我都有看,若只單看一方會認為另一方怎麼如此可惡,但若雙方的影片都看過了,不帶任何偏見、用中立的角度來看,就能找出客觀的立場去分析事情的始末。其實我今天也沒有想去討論兩邊的誰對誰錯,而是想用我自己親身經驗的例子來聊聊這類似的相關感受。


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自己是創業開店起來的,創業至今也發展出連鎖系統的經營架構,當然以餐飲連鎖業中的「食材、品質、服務、後勤…等」每項環節都很重要,但我認為有個關鍵是超越這些之上的,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以前我也說過溝通的例子,但溝通的結局不一定是好的結果,溝通的本質算是一種須要一方願意讓步甚至妥協來進行,當雙方都願意接受這最終結果;那此次的互動溝通就不至於積累日後的導火線。若你要把它比喻像是去市場買菜,跟老闆討價還價、最後成交的一種概念我也是能接受的(笑)。

去年吧~正確時間我也忘記了,某間分店的業主傳訊息給相關負責的督導說生意不好他要提前結束營業,想當然耳的理由也是與疫情脫離不了關係,坦白說我們清楚疫情的衝擊帶給許多服務業生存的艱困與壓力。但就我們自己也是做同行,公司也有6間直營門市在經營,好與不好大家都心知肚明,分店經營狀況也能透過一些方式計算出來,正常經營的業主若生意上出現問題;第一時間都是向公司求救,原則上不太可能要立刻結束營業,況且公司的每位督導也都一直待在門市中協助現場,整體環境的巨變站在第一線的他們其實都比我還要清楚不過了,因此業主無預警說要結束督導也很是錯愕。


面對這樣問題,營運部開始想各種輔導策略要來拯救該店,也願意與他們討論止損的各種協助,但得到對方的回覆不是冷淡消極,不然就是不願處理。要求檢視業主每月的損益表時,格式內容也與公司當初提供的完全不同,說真的這應該是為了應付而做的吧。到了最後我們也嘗試提議協助業主用頂讓或其他加盟店的業主來銜接減少對方損失,但不論提案什麼最後通通被業主拒絕,老實說這些舉動也讓我們開始懷疑對方結束營業的真正目的。早在前年該店業主續約的同時;也透過公司的協助介紹下順利貸到一筆優惠的資金要來整修店鋪,穩定經營4年多店鋪老舊也是合理,雖然業主確實貸到這筆資金,但日後卻遲遲沒有動作,直到解約最後改名、改裝成他人品牌我們才自覺被耍了。


大家會想公司沒有制裁的方式嗎?沒有求償的措施嗎?幫他還被背叛這樣會不會太過分?難道白紙黑字簽的契約不算話嗎?應該可以請律師來提告吧?...嗯…這些問題我都想過,但反觀業主寧願用當初的保證金來當違約金,也不願遵照合約繼續;就代表對方的心早已離開了,這就像「強摘的果實不會甜,強求的愛情不圓滿」的道理一樣吧。沒錯契約當然是白紙黑字寫下來的,但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契約是防君子、防不了小人的,同仁去輔導、去關心也都受一肚子悶氣,老實說彼此也沒了當初那合作蜜月期的快樂,與其大家都在忍氣吞聲、還不如相互祝福各自發展。

或許有朋友會問我你不生氣嗎?感到不公平嗎?我的回答當然是YES,但我總告訴自己做生意的心思若只放在這一些小點上,那樣的格局、度量、視野應該也大不了多少吧。況且對方帶槍投靠的計畫一定早早想好,想必也是為了更好發展的考量才敢這麼做,與其花時間去研究如何用契約來綁住對方,還不如思考未來的正事該怎麼執行,若真的是自己能力不足、不夠努力,那我寧可多花點時間、力氣讓自己進步。


最近若不是看到該網紅與前公司的契約鬧上新聞版面,去年發生的小事情還真沒機會拿出來分享,當然我偶而還是會看到該業主的事業新生活資訊,先不管他之前的行為,看到對方依舊努力認真在自己店鋪的工作上,我也是挺欣慰的至少我們是引領他進入餐飲業的師傅,換一個招牌照樣能持續的做下去。畢竟對方也有家庭孩子要養,或許這樣的選擇是他對未來希望的一種信仰,我也認為世界上最有力量的可能不是「金錢或武力」,而是每個人心中的「信仰或信念」,就像NLP核心基礎常說的「有用比真實重要」


我們處於知識爆炸、紛紛擾擾的世界干擾心智,試著讓自己平靜下來,看看心中那深刻的字句,或許才是我們人生中最重要的契約吧。



#賴尚緯
視野學習
#NLP經典練習法
#親和感
#心理學
#NLP
#溝通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