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 今天來說說關於「比較」的這件事。
談「比較」心態一直以來都不算是什麼新鮮事,雖說我們很常規勸他人說:幹嘛跟別人比、做你自己就很好啦、不要去羨慕別人...等等。但不得不說比較心是我們很難去抑制或轉換的一種深層行為。
因為心理價值所產生出來的評估結果,在人類思考中就是如此的自然發生。但我想表達的比較可能源自於「自信問題」。 人們對自信的定義標準不同,為何不同? 因為自我定義的評價不同。
從心態與心理角度來看,會發現比較與自我評價的定義範圍,多半是從生活圈或社交圈中的占比居高,甚至從社群中的社會期待來制定標準,久而久之自己對這些的評估也成了自我評價中的成功指南。 人們的信念價值有時也透過「比較他人」來鑑定自我評價的等級。
舉凡從外在的:使用的品牌手機、名牌服飾的穿搭、開什麼等級的車子、跟上流行話題的休閒運動、享用過的精緻美食…等。 再到內在的:家世背景好壞、教育程度的高低、收入條件的多寡、個人成就地位的名氣、外貌健康的條件…等。 這些內外在的因素經常左右自己去評價好與不好。透過不同的比較,來證明自己可能比別人更好、更差或不相上下的狀態。
這邊我想引用一下NLP裡經常說起的上歸、下切、旁徵來形容比較的分類模式:
「上歸比較」
當然你我都身處在一個功利導向、追捧年少得志的社會時,成功理論與完美主義變成我們必然優化的條件之一,於是乎我們總是往上看「向上比較」,不自覺的認為自己不夠好。因此對自我要求更多,不過這一但超出自我能力範圍,就有極大可能產出焦慮與挫敗,嚴重更可能感到自己毫無用處,對自我認同產生強烈的懷疑偏差。
「下切比較」
往下所對應的目標來「向下比較」,通常會找到能力不如自己的對象相比,藉此來提升自我價值的自信程度,也能給自己帶來高度的認同成就感,比較不會對自己產生懷疑的負面心念。
「旁徵比較」
我會把這定義在同一個圈子內 (也可稱作同溫層),在這領域範圍的人或許比較程度不那麼激烈。這與向上的貶低自我、向下的自我陶醉不同,這的比較可能稍顯安定、和緩些,或許也有相互提升(滿足)的成分在內也說不定。
不論意識到自己會進入到哪種狀態,慎選比較範圍的合理性、實際面才是正確的,就像我們都聽過「魚跟鳥」的故事一樣,魚兒羨慕飛鳥自由翱翔的樣子;飛鳥也想跟魚兒一樣在水中優雅慢游。當然最後魚跟鳥都沒有變成他們想變成的樣子,反而彼此都以悲劇的方式收場。 這故事儘管小時候大家都讀過,但人們還是會強迫把自己與周遭理想的人物做比較。
有一本書叫做「破梯效應」心理學教授奇斯‧裴恩的暢銷作品,書中他用階梯的譬喻來形容社會地位層級的關係,人們的收入、教育程度、職業聲望等,都用來預測人在社會地位的階梯位置,位子越高幸福感越高、位子越低幸福感則越低。 但書中作者發現,人們擁有物質的實際價值關係其實很低,實際處於高階梯的人在自我評估往往會將自己放在較低的位置,反之可能被評為貧窮的人們,卻會陷入自我評價較高的層級。 當人越往富有的階層走時,會遇到比自己更好的人做比較,經常性的比較帶給自己越來越多心理上的自我貶值,最終造成身心上的壓力反饋。
為了避免「別人永遠都比自己好」的錯誤心態,理解自己的所在位置極其重要,多問問自己為何老想與他人做比較,花一點時間想一想、多給自己擁有的程度空間正向評估。 也不用一直著急想要去改變些什麼,當能理解自己的情緒起伏為何而起時,試著檢視自己是不是落入比較謬誤的破梯效應裡。
「外表往往與事實本身不符,世人卻容易被表面裝飾所欺騙了。」-莎士比亞
我很喜歡這一句話,光鮮亮麗總是令人羨慕嚮往,這樣的人看上去一切美好不羨慕都難,但事實真是如此嗎?你真的都了解對方的真實情況嗎?如果一切都不知道,那又何須拿自己與對方來比較呢? 與其承受莫大的評價壓力,我們更該重新學習提醒自己,什麼才是該重視的、有價值的,並且專注去實踐自己的生活。
人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那怕真的不完美但你我也踏實的去做、去完成;漸漸地你會發現比較下的落差感會越來越不會影響你,爾後「快樂從容地生活」就是別人所羨慕嚮往的成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