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服藥也已經睡的不錯,但不敢停藥,怕一減就睡不著。有服藥,但很害怕藥物,常常自己減藥,睡得不好,也一直無法完全斷藥......
你明明睡不好,每天很倦怠,凡事提不起勁來,又不敢就醫嗎?
聽別人說安眠藥會依賴,最後精神越來越差變成憂鬱症,忘東忘西變成失智症,還會傷肝洗腎,全身壞光光。
你為了讓自己別變成這樣而不去就醫,也只是想保護自己,難道這樣做有錯嗎?
你一定是對的!你不光是想保護自己,也經不起更多不舒服的折磨了。
提醒你的人似乎也是為了你好,甚至是他們的親身體會,沒有道理應該相信醫師的說法而不相信別人的實際經驗啊!
只是......... 台灣有超過300萬人穩定服用安眠藥,難道這些人都在自找麻煩?
但,這真怪不得你。
最近史考特醫師(一分鐘健身教室)破解茹素的的力量紀錄片,提到『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一支影片就對事物產生嶄新的看法,請當心!這代表你對這件事的了解還不深,要常常提醒自己是顆韭菜,新資訊可以參考,但不要一下子盡信』。
連我身為醫師也會犯這種毛病。
幾年前得了50肩,教科書上的小病,但折磨了將近兩年。
試過中醫傷科,民間整復,物理治療,徒手復健,增生療法,但一直都沒明顯改善,最後嚴重到影響睡眠跟日常生活。
明明教科書說會自行緩解,我怎麼就搞這麼久沒好呢?
原來我一直刻意忽略在嚴重疼痛或徒手治療沒有明顯改善時,可以關節腔注射類固醇治療。
只想用『保守性』治療,拒絕『侵入性』治療。
而且我無法忍受徒手治療過程疼痛,總是好一點就不去看了。
直到最後惡化到受不了,我終於接受醫師建議注射類固醇。注射完第三天我就後悔了,後悔的是怎麼沒早點接受這個治療。
疼痛感明顯減低,我可以完整做完徒手復健不會疼到臉色發白,肩膀活動範圍很迅速增加,不到一個月就恢復如常。
我對類固醇的想像延誤康復的時間,就跟很多失眠的人害怕安眠藥而延誤治療是一樣的。
你不會因為刷牙不能減重而放棄刷牙,更不會因為開車可能出車禍就避免外出。
失眠就醫目的在找出並解決失眠成因,不是只靠安眠藥控制症狀就好。
安眠藥在失眠治療中的角色,可以看成蛀牙治療中的止痛藥,本身不是治療,但可以緩和過程中的痛苦而加速完成治療。
長期失眠是種慢性病,排除生理/精神疾病之後,有七成跟壓力與生活習慣有關,的確是要靠自己來改變。
但就跟減重一樣,若沒有相關營養、新陳代謝、以及運動的知識做基礎,很難靠自己成功調整。
這也是仿間減重班盛行的原因,以團體課的方式由教練帶領學員按進度建立新習慣,加速改變得到成果。
因此先充實自己對睡眠、休息、壓力調適相關的知識,才具備靠自己改善睡眠的條件。或是請醫師轉介臨床心理師,由專家陪你執行睡眠認知行為治療,一樣可以改善睡眠,而且更有效率,不是只能靠藥物改善睡眠。所以,既然能用非藥物方式有效治療失眠,或是透過解決造成失眠的原因根治失眠,就能免於依賴安眠藥的問題了。所以,失眠不要再因為仿間的傳言,而忌諱就醫喔!
延伸觀看影片:失眠該不該吃安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