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分離失落的心情


文/劉依玫   社會工作師、NLP高階執行師
繪圖者:廖紫淇

有了回應身體所需的安慰支持;有了體會、理解和接納那顆心因為投入過所以分離會失落;身體與心思才一致緩緩地對那關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專業助人工作者面對分離失落,又或是挫折失落的心情,那顆心空虛、無處安放的過程,與常人一樣,無法免除,必然要允許經歷的。


下班後,看著擺好的晚餐,

我對老公說:「我有點空虛」

老公摸摸我的肚子:「那填飽他吧」

我手放在我的胸口:「是這裡空虛,不是肚子空虛」

老公於是乎站起來:「那抱一抱」


滿滿地懷抱著老公,視線穿過他的肩膀看到櫃子上的餅干,想著待會一定要吃它,我身體的感受像似一個畫面:孩子被父母抱著安慰,手上也拿著餅干,那種平復、平靜感。


坐下來,老公說:「這案件我看著你操心、喜悅、生氣、期待、等待、改變、進展,現在告一段落了,不好的就像大便排出去吧~」,(他想的還是肚子、消化的事)。

我甩了身體一下:「厚~你這比喻…噁心啊。」


但他的比喻引發我想起另一個經驗:有一次藝術治療的課程,學員們從一堆舊的、要廢棄的雜誌剪下喜歡的圖片,大夥剪得很愉快,每個人剪很多張圖片,剪完後,老師漸進地要我們刪減手上的圖片,30張變20張、20張變10張,當最後5張被要求繼續刪只留下3張時,現場驚呼、不捨的聲音發出『蛤~~~』,我看著手上的圖片,那都是我最在意、最重視的價值在其中,我不想刪。


老師笑著說:『為什麼有捨不得,蛤的聲音,這原本不是你們要捨棄的舊雜誌嗎?這麼短的時間,你們和剪下來的圖片已經有關係、有感覺了是嗎?那麼個案面對他的關係失落,你是不是更容易理解和接納他多麼不容易』」。


有了回應身體所需的安慰支持;有了體會、理解和接納那顆心因為投入過所以分離會失落;身體與心思才一致緩緩地對那關係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視野學習
#親子溝通
#心理學
#NLP
#溝通
#家庭關係
icon_BackTo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