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是同一個信念:「跟食物是好朋友」而可以不論是對是胖子或瘦子,影響人跟食物有好的距離、好的關係。這又讓我懂了催眠大師薩德博士說:「治療師不以直擊要害的方式,透過催眠暗示來形成建議,…減少抗拒的產生,而個案會活化治療,帶有或不帶有意識察覺地回應。」
在減重催眠的技巧上,催眠治療師可以將發胖食物與嫌惡、驚嚇做連結,讓個案避之唯恐不及,然而蔡東杰催眠治療師的信念是「減肥會成功的人,跟食物是好朋友」。
在一場他帶領的30分鐘團體催眠減重中,原先我認為這練習對我這瘦子、一向沒胃口吃東西的人沒啥用,不過,體驗一下也無妨。出乎我意料,這個練習開啟了我「好好享受食物」的能力。
治療師:大家各想一個想無法抗拒的發胖食物,想要戒掉的食物。
同學們七嘴八舌:麵包、洋芋片、珍奶、鹽酥雞、餅干、糖果…。
治療師:依玫你不需要體重控制嘛~,那你選一個你想好好吃的東西吧。
我:那我選我最愛的三層肉。
我似乎可以看到老師和同學們對我投射出「金害」(台語)的眼光。哈哈~
治療師帶著我們進入30分鐘的催眠,
我腦中不自覺將三層肉轉化為每日那杯需要喝又很懶得喝的「高蛋白」奶昔,平日忘了喝最好,真的記得喝的時候,希哩呼嚕隨意喝掉。在那催眠中,治療師的溫和,讓我跑都跑不掉,就跟著治療師的催眠語句專心地、好好地、打開五個感官喝那杯高蛋白飲料好好對待我身體每個細胞、滿足我的身體、滿足我的心理需求。
催眠結束後,治療師問大家,感受如何?
同學們回答:好噁心、好膩、好飽、好撐、不想吃了,
而我回答:不錯,會想好好享受地吃。
隔天,我不自覺泡了一杯高蛋白,細細享受地喝,驚訝的是接下來的一個禮拜我每一餐都很有胃口。同一份催眠詞,但因為是同一個信念:「跟食物是好朋友」而可以不論是對是胖子或瘦子,影響人跟食物有好的距離、好的關係。
這又讓我懂了催眠大師薩德博士說:「治療師不以直擊要害的方式,透過催眠暗示來形成建議,…減少抗拒的產生,而個案會活化治療,帶有或不帶有意識察覺地回應。」。
延伸閱讀:隱喻的力量:艾瑞克森語言的魔力
延伸閱讀:完全的愛驅除一切恐懼